顺势时听你,在逆势时倒戈也说不定。
“董贼未去,恐不得行。”
“幼安兄,我看你还要帮我修书一封,我要和董贼说项。”
“大王安得与逆贼谋?”
“兵祸勾连,终为百姓祸事,能说服董贼自己走,何必连累百姓?”
“大王,这天下可有安顿董贼的地方?”管宁笑着问大王,想让大王自己断了念想。
“诸夏内是无有,不过西域去往,地区广大。我希望董贼能学学昔日的赵佗。”
“明白了,不过大王,董贼能离开这花花世界否?”
“关东群后兵马已经布置完毕,我已乘势压服,向各路人马讨要各2000人,组成3万关东军,外加我吴越十个军团3万兵,随时可以扣关。”
“六万兵马,那董贼军势必不敌,况昔日大将军手下也都各有心思,一挨董军压制不住,他们也不会全力。”
“是。”杨晨毓微笑点头,不过又摇头,“先生只管修书,防疫诸事还要仰赖先生多多操劳。”
“大王客气了。”
“先生,本王有所不明,求教先生。”
“大王请讲。”
“这天下是封分给诸侯好,还是郡县好,抑或是各半?”杨晨毓知道郡县的话,官吏们自觉性不高,除了捞钱感兴趣外,发展民生不甚在意。封分的话,各地领主还是很重视自己的家产,重视的话,相对来说要好些。
“在人,不在制。”
“这个?”杨晨毓不解。
“人要是识礼仪,尊教化,那么不王而王矣。相反,随人人知晓,缺无人行事,则天下难安。”
“也许吧。”杨晨毓知道原来历史上辽东故事,不过一个再好的人也只能影响自己周围,其它的很难说。
======
“猜猜我是谁。”
“你是谁啊,阿毛?”
“不对!”
“小丽!”
“不-对-!”
“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