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玉工,而且按照礼制,汉庭也还没拨付。就此出列出主意,“陛下,小臣从门客那里听说吴越两国宫室居然没有玉工,这个···”张让知道皇帝也不笨,一个玉工多便宜啊,换成谁都知道该怎么办。
“好,既然如此,也不能让藩国小瞧,按照以往惯例,各送五个玉工去吧。免得以后没有玉琮金缕玉衣要怪罪寡人。”刘老大认知上玉工不过是匠奴,不值几个钱,反正各地藩王都要送的,正好把缺补上。
“我反对,虞越王私德不足以佩玉。”清党们总有跳出来,只要是宦官的意见,总要反对的。
“张让,你去挑十个玉工给会吴虞越两王送去。赵忠,随寡人乘车去上林苑遛马。”刘老大无视清流们的意见,重视也没用,刘老大认为虞越王还可以,要是他私德不足以佩玉,那自己不是连那个藩王也不如。私德么,也就是和她表妹那档子事,又不是谋反叛逆,只要他老老实实做藩王,管它那么多呢。也是,武帝时用私德废了好多藩王,不过,那些都是绊脚石,而且可以废,所以借故除去眼中钉罢了。听说匈奴那边的私德更是乱了一塌糊涂,也没见那些清流们横加指责的。别说依附的匈奴王们,就是依附的酋长们和女儿儿媳弟妇母妃乱伦的、吃人肉的、*的、欺男霸女的,也没见这些清流们说话。外藩只要还尊敬他这个皇帝,还不谋逆,管那么多不是没事找事么。
张让为了气气这些政敌,故意选最优秀的玉工和最好的陀机器具,包括一些原料石材。还特意放出风声说,就是要把最好的玉工送给吴越两国。清流们自然中圈套谏议不绝,但是刘老大决定的事很难更改,何况又是这么个小事。刘老大放出风声,玉工是内府的,内府送人,是皇帝的私事和家事,吴越国王送礼来也是按照走亲戚的门路送的,那就是说这次是皇帝和吴越两个国王家务事,这次,送礼送的也是皇帝本人,而不是汉庭,而皇帝还礼也是自掏腰包的,所以朝臣不能再借题发挥了,朝臣就应该把朝堂大事管好,和这码子小事耗时间是不对的,是犯错误的,是狗拿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