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下送来一封密函。张名振看完密函后,喜上眉头,对黄斌卿说道:“明辅,苏松提督吴胜兆要反正,此乃天赐良机。我军当善加利用,带动江南各路义军抗清复明。”黄斌卿问道:“吴胜兆深受清虏重用,怎么能舍得放弃荣华富贵?”
张名振道:“吴胜兆与江宁巡抚土国宝合不多,数次发生争执,土国宝便暗中向洪承畴密报,说吴胜兆招降纳叛,心怀不轨。再加上吴胜兆收纳吴昜的部下戴之俊、吴著等人,他们多次劝说吴胜兆反清复明。吴胜兆心念遂动,决定联络我军,合兵取了松江,再攻占苏州,然后会齐各路人马,攻打南京。”
黄斌卿沉吟半晌,再问道:“这封信是何人所书?吴胜兆反正的消息可靠吗?”张名振道:“陈子龙写的信。”黄斌卿急忙说道:“我与子龙交情深厚,亦识得他的笔迹,把信拿给我看看。”张名振递过信函,黄斌卿接过来,仔细看了看,点头道:“确实是子龙所书。”
二人正商议时,有个亲兵走进来,递上一封信函。黄斌卿拆开看后,大喜道:“子龙亦给我来了封信,劝我出兵帮助吴胜兆。”张名振劝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明辅要早做决断。”
黄斌卿正思考派何人领兵,沈廷扬慷慨请命道:“老夫愿领军航海,与张将军夺取松江。”黄斌卿赞道:“沈大人昔年经理海运,精于水战,为朝廷数次运送粮饷到辽东。此次来统领舟师,吾无忧矣!”众人闻言大喜,遂去分头准备舟船军资。
却说张名振回到普陀山岛,立即与张煌言商议细节。张煌言道:“此次出兵确是良机,可是军饷拖欠日久,恐怕会影响士气。”张名振道:“把我们现存的银两全部发下去。”张煌言摇头道:“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二人正发愁军饷之时,葛明进入中军大帐,急急地说道:“二位大人,有艘船自北驶来,我已派人严守各处。”张煌言道:“只有一艘船驶来,是友非敌,属下去迎接客人。”遂辞别张名振,与葛明来到海边。
此时,戚玉正带领二十多个士兵,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