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开杀戒,大规模诛杀功臣,便激流勇退,告老还乡。他博览古书,结合实战经验,融入奇思妙想,呕心沥血,写出了一部《百战奇谋》兵书,希望能将奇谋妙计传承后人,保卫国家,开疆拓土。
临终前,刘伯温叫来长子刘琏,嘱咐道:“《百战奇谋》乃我一生心血,可惜没有找到传人,留下来怕给家族带来灾祸,我已将兵书藏在百丈瀑附近的山洞中。皇上多疑,必派人来索取兵书。”接着取出一本兵书交给刘琏,说道:“这本《郁离子》书是我早年所写,里面尽是治国安民之策。若是太祖派人来追查兵书,你即把这本书献出,便可保得全家平安。我家子孙代代相传《百战奇谋》秘密,任何人不可取书翻看。待天下大乱之时,我家子孙即要寻访忠诚才智之士,传予此书。”次日,刘伯温逝世。
刘伯温的死讯报到京师后,朱元璋想起锦衣卫报告的著书之事,害怕有人利用兵书计谋造反,因而派宰相胡惟庸以吊丧为名,前去查找兵书下落。来到刘伯温府上后,胡惟庸先是吊丧,接着追问兵书下落。刘琏道:“父亲临终前交给我一本《郁离子》和一封信,请大人呈送皇上。”胡惟庸接过《郁离子》和信件,马上返回了京城。
回京后,胡惟庸把兵书和信件交给了朱元璋。朱元璋见兵书是《郁离子》,怀疑刘伯温把兵书藏了起来,立即派胡惟庸带人重新查找。胡惟庸搜走刘伯温留下的所有书信和书籍,可仍然没有发现兵书《百战奇谋》。朱元璋又以建造“诚意伯府”的借口,拆掉刘伯温老宅,可还是没有找到兵书,只得作罢。
刘伯温后人世代保守这个秘密,直到传至刘孔昭。在弘光朝廷期间,刘孔昭尽管与马士英交往甚密,可他还是很有气节。清军占领南京时,刘孔昭带领家丁来到杭州,后又到绍兴,坚持抗清。因清军与鲁王监国的军队隔江相望,为避免出现不测,刘孔昭将兵书的秘密告诉了长子刘永锡,并安排他隐居在嵊县山中,以图保住刘家血脉。可是刘永锡胸有大志,总是借机到各处游览,期望能找到复兴大明之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