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月明沧海 > 第一百五十章 百战奇谋 上

第一百五十章 百战奇谋 上(1 / 4)

???“为何日月同时悬挂在空中?”葛明好奇地问道。张煌言听罢受到启发,顿时醒悟过来,解释道:“日、月、高山、河流代表大明河山。”

“张大人,少年给老人穿鞋暗指‘圯上书’吗?”戚玉紧接着问道。张煌言点头道:“确实是如此意思,你们再看看桥旁这首诗。”

“一双湘江玉并看,二妃曾洒泪痕斑。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张良一借间。”戚玉轻声读道。话音刚落,葛明便急急地说道:“不知何人作诗?诗中提到张良,应该与‘圯上书’有关。”

张煌言微笑道:“这首诗是大明开国军师刘伯温所作。”葛明敬佩道:“人都说刘伯温料事如神,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还有‘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戚玉道:“刘伯温写出此诗,必然有深深的寓意。”

张煌言喝了口茶水,娓娓而谈道:“太祖朱元璋起兵时缺少谋士,听说刘伯温颇有名望,便前往拜访。只见刘伯温须髯飘飘,神态凝重而坚毅,气质超然脱俗。太祖暗自欢喜,就请刘伯温以桌上的筷子为题作诗,以试他的才能。刘伯温稍加思索,便吟出这首诗。太祖听罢,连声叫好,急忙起身,亲手为刘伯温端上茶水,请他出山谋划军事。刘伯温针对当时形势,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策略,辅佐太祖统一中国,建立大明王朝。后来,刘伯温被太祖封为诚意伯,追赠太师,谥号文成。”

葛明插话道:“崇祯朝时,大明内有流寇作乱,外有清虏进攻,朝廷硬是被两线作战拖垮,以至亡国。刘伯温帷幄奇谋,如何避免两线作战?”

张煌言饶有兴趣地说道:“当时,太祖占据应天府一带,但在长江上游有陈友谅的军队,下游有张士诚的军队。二人兵精粮足,若是联合起来,将会严重威胁应天府。刘伯温认为张士诚生性怯弱,胸无大志,只求自保,不足为虑。而陈友谅野心勃勃,力量也强,又占据长江上游,威胁最大。分析若先攻打张士诚,陈友谅必定会乘虚攻打应天府;若是先讨伐陈友谅,张士诚则不

最新小说: 东宫娇妾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替嫁太子妃 南城亡事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城南政北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