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谢大人可有何高见?”
谢升对史可法深深厌恶,再加上闻香教的策反,当下便有了主意,说道:“南明朝廷占居江南花花世界,没有人愿意领兵到德州。从信中已能看出朝廷的用意,那就是任由我们自生自灭。”
程先贞叹气道:“朝廷如此处之,山东、河北的四十三个府州县将会孤立无援。若是清虏来攻,我们将被各个击破。”卢世榷道:“即使流寇大军来攻,我们亦守不住。”
在士绅们讲了德州面临的严峻形势后,谢升向其弟谢陛使了个眼色。谢陛挺身而出,朗声道:“如果朝廷不要我们,不若归顺大清。大树底下好乘凉,我们亦能保得平安。”有个士绅当即附合,说道:“无论谁当政,都不能侵犯我们的利益。若大清朝廷能保护我们的家人财产,归顺未尝不可。”大部分士绅竟然都表示同意。
程先贞厉声喝道:“此事万万不可!若是投降清虏,我们就成了鞑子的奴隶。听说清虏进入北京城后,多尔衮下令剃发易服。只在头发中间留铜钱大小,编成发辫,垂于脑后,周围头发尽皆剃去,如同老鼠尾巴。若是如此剃发结辫,我等如同忘了祖宗,与野人无异。”谢陛道:“听说三河与保定爆发了反剃发的起义后,摄政王已宣布收回成命,允许汉人照旧束发。”
朱师锨见众人争论不休,忙道:“大伙都不要争了,请谢大人拿个主意。”谢升道:“天下有大势,无人能违背。我们不若静观其变,以待时势明朗,再作决定不迟。”士绅们大多随声附和。朱师锨别无他法,只好说道:“那就按照谢大人的主意,维持现时的局面即可。”卢世榷、程先贞颇感失望,闷闷不乐地告辞离开。
程先贞回到府里,见到李氏兄弟、葛明和戚玉,唉声叹气地说道:“我们轰轰烈烈地发动了德州起义,可是现今进退维谷,事与愿违。”众人惊问其故,程先贞便讲了南明朝廷不派兵,以及大多数士绅提议归顺大清朝廷。
戚玉大惊,急切地问道:“为何德州士绅们要投降清虏?”程先贞道:“流寇拷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