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人下了山坡,顺着小路进入树林中,行约三里多路,来到一条小河边,但见两个女子坐在石板上洗衣服。葛明向女子问明董樵的住处,便与戚玉过了小桥。穿过一片竹林,前方出现数块高大的岩石,传来有节奏的琴音声。葛明喜道:“坐在巨石后抚琴,难得有如此雅兴,此人可能就是董先生。”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走到岩石后,并没有发现人影,琴音却依旧。葛明正疑惑间,戚玉指着岩石间的缝隙,咯咯娇笑道:“你急着见董先生,以至于把水滴声当成琴音。”但见细小的水流从缝隙滴流而下,流到下边的小石窝中,丁冬的滴水声如同鸣琴。葛明挠了下头,不好意思地说道:“王家山村景色秀美至此,连这滴水声都成了乐曲。”
向东北前行半里多路,来到一片平地,正前方是座类似庙宇的房舍。但见一个中年书生正在庙前练剑,一招一式甚有章法,旁边有个童子手捧毛巾。葛明喜道:“玉儿,这位书生便是董樵先生。他随王绪五来到王家山村后,王绪五领人把村中的菩萨庙改成居室,给董樵先生居住。”
董樵练完一趟剑,便收剑还式。葛明立即上前施礼,童子接过马的缰绳,牵到旁边的马棚里。董樵看了看戚玉,问道:““这位姑娘是谁?”葛明道:“她是戚建功叔叔的女儿戚玉。”董樵惊道:“你是如何找到玉儿?戚兄可是日夜思念她啊!”葛明便讲了在圣水观的奇遇。
戚玉快步走上前,盈盈下拜,感激地说道:“多谢董先生救了我父亲!小女子此次要助先生消灭倭寇,以报先生救父之恩。”董樵摆了摆手,说道:“玉儿不必客气!你父亲侠肝义胆,与我志同道合。”立即请二人进屋坐下,让童子倒上茶水。
葛明顾不得喝茶,急急地问道:“先生,我们明日就要打倭寇了,不知道准备的如何?董樵道:“我派人打听了与倭寇做生意的村民,了解到倭岛上的倭寇不足百人。伟德山寨有寨丁一百五十多人,加上你训练的十多个少年,我们的人手接近倭寇的两倍。明日晚上潜入倭岛,来个突然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