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邝露沉浸在往事中,眼睛绽放出了光彩,回味道:“那是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为兄荡舟于阳塘湖中,但见天光水色,有如人间仙境。游览完阳塘,我来到酒楼,喝了碗美酒,顿觉文思泉涌,遂挥笔记叙阳塘景色。不料满座皆惊,众人无不叫好。”
葛明点头道:“大哥见到如此美景,写出来的文章定然脍炙人口!”邝露摇头道:“我用狂草写出来,酒楼里的人不识草书。”葛明奇怪道:“他们不识字,为何还要称赞?”邝露微笑道:“众人见我写字动作颠狂,甚是好奇,遂围拢过来观看。”葛明笑道:“原来他们欣赏大哥写字的动作神态。”
邝露不屑道:“兄弟真把我看扁啦!似是我在故弄玄虚。”葛明忙道:“大哥的字写得更好。”邝露点头道:“那日,我确有人字合一的感觉,兴之所至,写出来的字尽情放纵,宛若飞沙走石,又如行云流水,可谓酣畅淋漓。既使不懂书法的人见之,亦要出声称赞。酒楼主人更是索要草稿,声明不收酒钱,还要再送纹银一百两。我题字盖章后,即把草稿送给酒楼主人,却不成想引出一段奇遇。”接着向葛明娓娓道来。
那日,酒楼主人把邝露写的字挂在墙上,酒楼的客人指点品评,皆是赞叹不已。有个瑶寨青年男子面露喜色,走到邝露面前深施一礼,端起一杯酒,激动地说道:“久闻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尊颜,不胜荣幸!我敬先生一杯酒。”
邝露见瑶族青年说话声甚是悦耳,如同泉水叮咚流动,忙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开始打量此人。只见这人身材不高,弯眉大眼,秀鼻微翘,面色红润,穿着绣边白裤,留着发髻,插着雉毛装饰,并以红布帕包头,实是个英俊的瑶族小伙。邝露邀请道:“这位兄弟,到我桌上共饮几杯如何?”瑶族青年也不客气,径到桌旁坐下,吩咐酒楼伙计又上了四道菜,再来一坛酒,便和邝露频频举杯,谈笑风生。
邝露讲了周游各地的见闻,瑶族青年听得津津有味,说道:“山外真是精彩有趣,我好想出去看看。不过我们瑶寨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