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相熟之人的所思所想,场上的陈屿自是不清楚,他正收回单拳,缩在视线内定定看去。
刚刚确如蒋道士所看到的,他用上了柔劲,不过倒不是别的原因,而是在交手中他又有了些新想法。
想要验证,于是便用了出来。
场下不乏眼尖的,看得清楚,知道当前这位道人又是位通劲小成。
看年纪,与青衣剑相差不大。
若仅仅只是通劲小成也还罢了,毕竟此刻汇聚了整个广庸的大半高手,道门诸派也都高人尽出。
莫说柔劲,便是度过龙虎关、走通周身路的化劲好手也一抓一大把。
三流通劲在这里实在谈不上多厉害。
不过众人依旧咋舌,因为太年轻。
众所周知,练武不宜太早,根骨都未长开的情况下强行熬炼只会磨损拉伤,留下后患在身,所以绝大多数武人都会选择在十四以后才接触练武。
在此之前,则以教学识字、背记熟悉功诀为主。
这一点在有所传承的大门大派中更是如此,包括蒋道士和钱玄钟都是在十四五后才开始外练。
练功先练体,练劲先练力。
熟读功诀很重要。一字一句都要抠下来柔碎了记在心头,否则行差就错下极易走火入魔、气力逆体。
受道门影响,大部分的武功秘籍都晦涩难懂,夹杂十分多的术语,即便有师门长辈遵遵教诲,一群半大孩子正是贪玩时候,能按下躁动心思去学的其实不多。
更何况记熟功诀后还要外练,打桩站桩是基础中的基础,上手容易,精通却不简单。
在这样一个真实的世界里,不存在什么神体仙胎,天赋异禀者确有,但一开始所有人都在同一起跑线,要想有所成便全靠毅力与坚持。
一般而言,从一张白纸到临近劲力显化这关年轻后辈大约得耗上数年,之后跨入通劲,劲力小成又是一关。
一重接一重,攀山越岭般,越不过去边上天堑,越过去了则天堑变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