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二叔不会同意的……”
张鹤龄沉默许久,最后说出了这么一句。
张伯阳对此也没有办法,只能说的更清楚一点:
“若是不交、不对文臣低头,那就只能夹起尾巴做人了。”
“最简单的就是,将府中赐田和其他田亩减租,让佃户过的好些。”
“再让人引佃户在四方扩散我张氏减租的举动。”
“这么一来、虽然变相得罪了其他勋戚,但却获得了名声。”
减租会得罪勋戚,这是必然的。
毕竟京城周围,近乎三分之一都是北直隶勋戚的田亩。
三分之一可不少了,要知道北直隶的顺天府足足有百姓两百多万。
单单京城周围就有七十几万人。
这么多人才平分北直隶三千多万亩地,结果勋戚就占据了三分之一,而富商文官又是三分之一。
最后的最后,小门小户的寒门还要在最后的三分之一里拿走近半田地。
结果就是北直隶三千万亩田地,只有六七百万亩才属于这两百多万百姓。
可以说、明朝的土地兼是从弘治一朝开始发展、并且严重的。
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而好的时代要想做事,就要有背景,有名声、有能力。
背景张伯阳有了,十六世纪初、整个世界最强大王朝的皇帝,最有权利的人,是自己的姑父。
能力自己也能有,就凭自己过目不忘的能力,以及还没有搞清楚发生了什么的身体。
至于名声、这玩意主要是用来对抗文官的。
只有名声大了,并且是好名声的情况下,才会有百姓拥戴自己。
掌控了舆论的官员,才奈何不了自己。
王阳明就是一个最好的例……
“对了、王阳明?!”
想到王阳明的例子,张伯阳也想起了这个和自己同一个时代的人。
过目不忘的能力发动,张伯阳立马就回忆起了自己当年搜索王阳明的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