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敛心绪后,
他耐心的等待着深潜器的上浮,
所幸上浮的速度要比下潜的速度要快一些,
因此他很快便看到了中继基地,
通过深潜器传回的图像,
他看到了这个处于深海中的中继基地,
相较于处于海面下50公里的海下基地,
中继基地因为所处深度更大,
所以建筑规模要更小,也更紧凑一些。
而除此之外,还有一条直通海洋上方的线缆,
因为海底漆黑的环境,这条闪着红点的线缆,
仿佛一条通天的绳索,直通天际。
而这条线缆的存在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无论是核聚变发电装置还是中微子通信装置的体积过于庞大,
若是进入更深处的海域,
便需要建造更为庞大的抗压系统,去放置这些巨大的装置。
可纵使这些年里,各项科技有了飞速的发展,
但要建立这样庞大的抗压系统,
依旧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因此更深海洋的中继基地,便选择了这样折中的建造方法,
通过线缆连接传递电力和信号,达到精简大量的设备,减低建造难度的目的。
至于线缆面对一百多公里的距离能否有效的传输电力和信号,
这完全不需高征星要担心,
毕竟早在几十年前,
地面的特高压技术便已经处于蓝星领先地位,
上千公里的电力传输对于那时的地面并不是困难的事情,
至于更复杂的海洋环境,
当初在大都南部海域,为了保证那个南部大岛,以及上面海昌发射基地的电力运转安全问题,
当时已经可以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铺设上百公里的海底高压电缆。
而在几十年后的当下,
这样的问题并没有难度,
若是不是因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