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李大人可知楚王问鼎之典故。”
一道令在场大部分人都十分陌生的声音响起,但是话中的意思却让众人齐齐一震。
周王有九鼎,楚王问之轻重,其意不在周王之鼎,而在天下。
而如今李光清想要去观赏历朝历代以来代表皇权正统的传国玉玺,细思极恐,上纲上线的话,绝对可以说得上是性质极其恶劣。
在这个杀人不见血的朝堂之上,扣给他一顶谋反的帽子,简直不要太轻松。
当然可以混到吏部侍郎这个位置上的人自然也是人精,关键在于传国玉玺的事情太过于震撼人心,对如今大明局势的影响可以说是无法估量的,因此才让李光清乱了心神,失了分寸。
如今宁王造反对于京师可谓是心腹大患,虽然朝廷军力要强于对方,但是论及经济富庶倒是颇有不足,而且在北边还有一个草原的游牧民族虎视眈眈,三者之间俨然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可如今传国玉玺现世,在女帝手中可谓是天命所归,如果运气好外加操作得当的话,恐怕在南方征战的军队甚至可以直接班师回朝了。
而京师这边只要坐等宁王的手下将宁王的人头送进京师,乞求宽恕也好,希望封赏也罢,总归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可谓是上上之策!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一种可能而已,不过如果不再发生其他的意外,这场伤及大明元气的内战,几乎肯定会以女帝的胜利而告终,现在只是时间问题了。
完全可以预见,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大批的骑墙派和中立派,以及广大深受封建思想熏陶的百姓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了。
“臣……有罪!”众目睽睽,百口莫辩!
宦海,永远是血雨腥风,一时不慎,满盘皆输!
“吏部侍郎李光清,加封太子少保,准其归田养老,另赐金百两。”
相比于直接开除官籍、踢出朝堂,这种“被致仕”已经是十分仁慈的做法了。
“臣,谢陛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