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刘禅在洛阳去世,享年六十五岁,谥号为思。”
“后世还流传一个成语,乐不思蜀,指的就是刘禅。”
叶哲的如实回答。
诸葛亮仰天叹息,眼泪流出,显得十分沧桑。
其实叶哲本想说,引用司马昭那句话,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
司马昭的意思是,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帮助不了这个昏庸的君主,何况是姜维呢!
叶哲本想说出这句话,不过想想还是算了!
免得诸葛亮气到吐血。
“要我说实话,刘备这辈子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将位置传给阿斗。”
“我在玩三国游戏时,就很想把阿斗摔死,可惜没办做到。”
“可惜!可惜!刘禅应该不是智障吧?”
“楼上的你说什么?刘禅怎么可能是智障!”
“不好说呢!就算他不智障,也跟智障差不多。”
“刘禅怎么可能是弱智?”
“第一、刘禅从公元年登基,至公元年降魏下台,称帝在位共4年,是在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在那种群雄割据、兵连祸结的战乱年头,能执政这么久,没有相当的才智是不行的。”
“第二、刘禅比较顾全大局。诸葛亮用马谡失误,刘禅安慰说:“胜负兵家常事。”等诸葛亮打了胜仗,刘禅适时恢复诸葛亮的职务。”
“第三、在北伐的问题上,刘禅的头脑非常清楚。诸葛亮急于北伐的时候,他规劝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
“尽管诸葛亮置刘禅的规劝与不顾,但北伐决议一旦形成,刘禅还是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
“第四、诸葛亮、蒋琬先后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