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主帅的军帐。
诸葛丞相点着一盏灯,“諸葛”两字悬挂在军帐上面。
咳……咳咳!
丞相拖着病重的身子,艰难写着什么?
此时他已经病入膏肓,身形消瘦,两鬓斑白。
秋天的风,对于他来说太过于寒冷。
诸葛亮写完之后,放下笔头。
开口念道:
“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逸阴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
“臣家成都有桑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诸葛亮念完之后,发现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方才止下。
叶哲拥有系统,这段文言文,大多数观众不太懂。
于是他利用系统,翻译过来。
念在老臣天性笨拙,耿直,正好赶上天下都很艰难的时世,起兵北伐,还没有获得完全的胜利,谁料到病在膏肓,生命危在旦夕。
老臣只愿皇帝陛下能清心寡欲,约束自己,爱戴自己的老百姓,让自己的孝道能通达至先帝,使自己的仁爱之心能广布于天下,提拔那些隐士逸士,让贤良能走进宫庭,把那些奸臣馋臣从身边支开罢黜,以使民风变得淳朴忠厚。
老臣当初侍奉先帝时,一切支出全都依靠官府,没有自己经营过生计。现在都有了百株桑树,还有十五顷薄田,子孙的吃穿用度,自然很丰足,甚至有盈余。
老臣现在人在外面,没有别的什么要调整的地方,跟着时节变化而变化的吃穿,全都仰仗朝廷,不用去干别的营生,使这些吃穿多一丁点儿。如果老臣死的时候,不让家里有多余的布匹、外面还有多余的财产,那样会辜负了陛下的厚望。
“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