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这话何意啊?”汉武帝刘彻稍稍有些慌神
同时他预感到有些不妙!
叶哲没有拐弯抹角的,而是直接了断说:“这句话来自陛下晚年时期,太史令司马迁写给好友任安的书信。”
“陛下,可知道司马迁为何写这封信?”
“以及为什么要写封信?”
汉武帝预感到不妙,但又好奇,诧异道:“先生所说的影响华夏后人的,是司马迁。”
叶哲步步紧逼,继续说道:“陛下很意外吗?太史公记录史书,你应该对他非常了解才对,尤其是陛下对他的惩罚。”
叶哲的话没有说错,司马迁是史官,年纪方面比汉武帝小哥十岁左右,司马迁生平已经不太可考证。
“卧槽!没想到叶哲大大所说竟然是司马迁。”
“司马迁著旷世巨作《史记》,耗时十多年,据传此书,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我学历史的,讲述《史记》是本修课,当然主要看个人,需要看书。”
“只可惜此书失传,不知道还能不能考古挖掘到。”
“卧槽!卧槽!难怪叶哲如此崇敬他,太史公值得尊敬。”
“没成想,叶哲大大对司马迁这般了解。”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叶哲大大,讲述历史简直绝了,知道的太多。”
……………………
北斗大学中。
当叶哲说起司马迁后,历史界活化石,泰斗级别的大师江一天此刻更加激动。
“原来,原来……”
“原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句话真是来自司马迁。”
“对!《报任安书》,就是《报任安书》。”
江一天激动非凡,急速翻阅着历史资料。
“教授,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啊?”有学生问道。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