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对小儿子情更深啊。”
罗太岁想起在上个世界看过的一篇文章,于是说道:“你有没有发现,小儿子通常比较受宠,而长子的境遇则差上不少,有的甚至到了‘人嫌狗憎’的地步?”
听完他的话李丽质想了想,似乎还真是这样。
父皇宠溺越王李泰,对皇长兄却相当严格。
皇城司其他小伙伴情况也差不多。
至于“人嫌狗憎”,听起来似乎很夸张,其实不然,看看人家长孙冲就知道了……
“小儿子受宠的原因不外乎两个。”罗太岁又接着道:“一是相对年幼,看起来弱小一些。
再者善于观察父母的脸色行事,又看起来乖巧一些。
这全赖于在于他们有个天生的标杆,即长子。”
顿了顿后他又道:“一个家族里,长子奢侈无度,小儿子往往厉行节约……
长子声色犬马,品行不端,小儿子往往表现出勤勉好学,谦谦有礼的样子……
长子每次犯错被父母教训,小儿子都看在眼里,谨记于心并引以为戒,不去再犯类似的错误,因而深得父母欢心。
而长子出生时独苗一个,没有人可做参照,在眼力见上和小儿子相差甚远。
等他年纪再稍长一些,又会面临上有父母寄予厚望,下有兄弟步步紧逼的境况,被夹在中间所承受的压力日渐加深,一旦不堪重负就会自暴自弃、我行我素,渐渐成了父母眼中的不肖子……”
说话间历史上李承乾的一生在罗太岁脑海里飞快的掠过,其一步一步走向绝境的过程令他唏嘘不已。
李丽质身为女子,又是公主,本对这些无感。
不过罗太岁的分析十分贴近现实,便于代入,所以听起来也不觉得乏味。
“所以,正是由于父母对小儿子的过分宠爱,才给了长子莫大的压力……”她若有所思的说道。
罗太岁点点头。
“长子出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