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想让武王因为他的聪明而俯首称臣一般。
武王当然称赞皇长子? 心里却想着? 今生隆承帝的眼光可不怎样,竟然挑皇长子做太子? 是因为他提前让李湛出局?
就算是二皇子? 三皇子都未必比皇长子差,四皇子同六皇子吃亏在生母位份太低? 缺少势力支持他们。
“皇叔,我写完了? 您看看这篇策论如何?”
“好。”
武王从窗前踱步回只有一墙之隔的小书房? 设施简陋,然笔墨纸砚都是最好的,皇长子对笔墨要求很高,一直认为没有尚好的笔墨写不出好文章来。
皇长子自信满满将写了整整三页的宣纸递给武王? “恳请皇叔斧正。”
武王下的题目不难? 有才贪官同无才清官该用谁,这个题目皇长子以前同师傅们谈论过,大儒老师自然而然主张用清官。
能读懂圣贤书,又能在科举中高中的人怎么可能真正无才?
他们不过是坚持清正的底线,为民做主? 严惩恶劣乡绅富商罢了。
“你这句写得很好,清正自持的官纵然治理地方少有瑕疵? 有操守有德行的清官也比贪官更值得信任。”
“皇叔过奖了。”
皇长子眉稍扬起,显得更为得意喜悦:
“我就是觉得品行好? 出身好的人做不来坏事,都说读书人木讷? 可脑筋灵活? 无法无天漠视圣人教诲的人为官? 也许他能干出一番政绩来,可他也可能因此将地方推向万丈深渊。
他们缺少敬畏之心,我若为太子,必不用这类人。”
武王眸子微动,前世李湛是怎么选的?
同皇长子截然相反,李湛用了没有敬畏之心,心思灵活的人,因为李湛觉得他们创造的价值要比循规蹈矩的人要大的多。
李湛不介意他们贪婪,但是过分,有没有政绩的话,李湛会亲自让他们领教发自骨子里的刻骨冰寒。
没有敬畏之心,不是不能再产生敬畏之心。
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