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子晋便叫停这些青年剑手,让他们自行练习,自己带着宁江,一同往深处走去。
途中,宁江笑道:“子晋在军中,已能做到令行禁止,看来威望不错啊。”原本的百子晋,必须带着面具,在人前话语不多,尽可能的保持神秘形象,如今他抛开面具,就这般以不满二十岁的年轻形象示人,对这些青年剑手一令即行,一喝便停。
对于武道,百子晋虽然已经开始修炼,但毕竟时日还短,而且军中事务繁多,不可能全心全意的投入,这些青年剑手,虽然在江湖上的实力如今也不能算是太强,但恐怕依旧个个在他之上。但他却对这些青年剑手,如臂使指,他在这些青年剑手的声望,可想而知。
百子晋道:“他们原本就是从红巾军中、高层将领的子弟,又或鸣山控制下的地盘中挑选而出,都是亲眼看着我将红巾军带出绝境的,自非外人可比。”紧接着不由笑道:“只是他们以前虽未见过宁兄你,对宁兄却更是崇拜,刚才他们得知是宁兄你到来时的激动,你也看到了。”
宁江笑了一笑,他心知百子晋这些年,虽然成长了许多,但终究还是不怎么沉得住气的。其实这个时候,红巾军的主要敌人是苗军,对于武林盟主的事,最好的做法是不去插手。
他刚才之所以愤愤,并非因他自己,主要还是为宁江不平。
对于百子晋来说,当年遭遇连番打击,科场折戟,屈辱退婚,祖母死去,一事无成,却唯有宁江始终坚信着他将来必定能够一飞冲天。他自不知,宁江之所以这般有把握,是因为,在宁江的前世里,他就已经做到了名震西南。对于他来说,在他最落魄的时候,依旧支持和相信能力的宁江,几同于兄长一般的存在。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长河武林那一边的人,之所以对宁江始终没有好感,什么都要对着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盟主“无衡剑断”潭如海的态度,在潭如海手下人的刻意宣传下,宁江成为别有用心的野心分子,是长河武林盟的大敌,不管宁江做什么,他们都会以挑刺的眼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