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楚霸王的“霸王”之名,根本不需要得到其他人的承认。
但是在大周王朝,从第六代天师起,所有的天师,理论上都是由天子“封赐”。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表示整个道教服从王法的管束,也表示朝廷对道教的承认。从龙虎山的角度来说,这保证了龙虎山被朝廷承认的“道门正宗”的地位,天师只会有一位,而且也只会出在龙虎山,其他所有道门都不能自称天师,否则就是逾越,龙虎山在道门中的最高地位,由此而定。
而对于朝廷来说,一方面,确定了天下道士对天子的臣属关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各类奸邪利用道教反抗朝廷,毕竟道家与儒家相比,同样是历史悠久,而且早期的道教,扎根于民间,拥有不少“不良记录”。
拜领天子发下的丹书,虽然只是礼仪的一部分,这丹书始终放在龙虎山中,而天师人选,也都是有龙虎山自己决定,象征意义居多,但这它却又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司礼官请出天子丹书,张韶率龙虎山众道士下拜,正要跪接丹书,就是在这个时候,一声大喝凭空响起:“且慢!”
这一声喝,犹如雷霆,直震得人耳鼓发麻。张韶、张据池更是脸色一变……还是来了!
群雄也下意识的往山门看去,一些人已经猜到了来者是谁,而纵然没有猜到的,单是凭着这几乎响彻了整个圭峰的大喝,就已经知道,来人至少有宗师级的实力。
萧章、陈天涯、吴愚得彼此对望,都已想到,这位张家旁系的少天师,想要即天师之位,恐怕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
在众人的注目之中,只见一名身形魁梧的道者,率众登上山来,这名道者,面目阴沉,一脸横肉,颇有一些凶相。他身后的那些道士,一个个的,也都持枪带棍,且一看就知道不是越岭人士。
一看到此人到来,龙虎山众道士立时摆下阵来,怒目而视。这男子却是冷笑道:“龙虎山天师宝座,一向是传予张家嫡系,这小子何德何能,竟敢即天师之位?”
却原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