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尔将装甲部队后撤的原因很简单,其实就是怕装甲部队在泥泞季节撤退时丢失大量装备——虎式H型坦克和E-50A坦克都是重型车辆,最怕陷进烂泥地,拖都拖不出来。
如果苏军不顾一切集中兵力进攻某一段,那么德军进行后撤是难免的,面对JS-2和T-34/85组成的坦克海,哪怕有E-50A也不能保证一寸阵地不丢。而且二战的机械化战争都是机动作战,寸土必争那是一战的打法,二战没有这样的。
可虎式H型和E-50A这种坦克在泥泞季节的行动能力都是个悲剧,即便能开走,机器的磨损也会让设备提前大修。总之麻烦得很,不如提前后撤个50-100公里。把前沿阵地全部让给装甲掷弹兵,他们装备的88mm反坦克炮和“犀牛”反坦克歼击车只要运用得当,一样可以重创JS-2和T-34/85。
至于“犀牛”坦克歼击车和德国装甲掷弹兵师装备的4号坦克还有灰熊突击炮现在都是烂大街的货,根本不怕损失。而且“犀牛”和4号坦克的重量相对比较轻,在泥泞季节中的机动性也相对较好,容易转移。
不过莫德尔的战场直觉再好,也不可能猜到一向在战场上显得笨手笨脚的苏联红军,这一次居然能打出非常精彩的渗透和奇袭了。
……
莫斯科时间,1944年4月4日。现在距离计划中苏军中央方面军在加里宁州方向发起总攻的时间,已经不到24个小时了。
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帅气的武装党卫队少校军服的奥托.布劳恩同志走向一辆Sdkfz.234重型轮式装甲侦察车的时候,整个人紧张得有些发抖。
今年44岁的布劳恩参加过一战,后来又在1918参加过巴伐利亚的武装起义,1926年还被捕过一次,因此也算是久经考验了。
不过和以往的那些考验相比,这一次的任务危险了至少10倍——大概也只有去卢比扬卡2号交代问题比冒充德国党卫军渗透敌后更危险了。
虽然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