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晚上,瓦图京刚刚带领一个集团军级的坦克集群南下,德国人铺天盖地的炮火就打过来了!
当时戈利科夫和扎卡科夫就发生了争吵,戈利科夫判断是德军发现了瓦图京集群的行动,因此在索日河一线发起炮击和佯攻,想要把瓦图京集群“拉”回来。
而扎卡科夫的看法和戈利科夫相反,他认为这是德军蓄谋已久的大反击的开始。他认为这场反击的目的则是为了将坦克第1和坦克第2集团军牢牢钳制在戈梅利一线,使其无法在德军的两个包抄集群到位前,及时向布良斯克市转进。
两人的看法不同,自然也就有了不同的建议。戈利科夫认为应该退守韦特卡城-多布鲁什森林一线,依托有利地形展开防御,同时让瓦图京集群加速迂回,争取打德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而扎卡科夫认为应该召回瓦图京集群,然后在韦特卡城-多布鲁什森林一线决战,如果形势不利,则马上退往布良斯克市。
这两个方案到底哪个是对的,麦赫利斯也不明白,他是培养“社会科学家”的红色教授学院毕业的,专业是证明科学GC主义的正确性和批判托洛茨基主义什么的。怎么打仗他哪儿懂啊?不过他知道应该时刻和斯大林同志保持一致。而戈利科夫的意见显然更接近斯大林……而且,向布良斯克市撤退什么的,现在不是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部能决定的,根据最高统帅部1943年度的197号令,方面军撤退的决定只有最高统帅部能做出。
所以麦赫利斯毫不犹豫就支持了戈利科夫,可是现在看起来很可能是犯了严重的“反G命指挥错误罪”——不是麦赫利斯的错,而是戈利科夫的错,麦赫利斯已经准备写小报告揭发他了。
“现在必须立即召回瓦图京集群!”
“不行,现在是白天,德国人的飞机会把瓦图京的坦克都炸光的。”
“那也只能冒险,因为等到晚上,我们肯定已经被德国人击溃了!”
“如果那样,瓦图京集群就应该趁着夜色向布良斯克市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