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军的英勇阻击给德国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所以他们不得不放弃攻击我军侧翼的计划……”
“胡扯!”巴甫洛夫打断了里莫斯基克少将,“德国人发动的是一次短促突击!”
短促突击本来是个阵地战的概念,就是对推进筑垒的敌人,乘其立足未稳时予以出其不意的、迅速的、短促的突击,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这种战术用在机械化战争中的防御作战中显然也是非常有效的!而德军第6集团军在莱吉奥诺沃-沃沃明一带发动的显然就是一场短促突击。
如果德国人真的想要通过这次反击将红军从华沙城下赶走,那他们就不会在第4集团军几乎被击溃的情况下收兵了。
这难道说明德国人并不急于将红军从华沙城下赶走?他们是故意要把红军吸引到华沙城下的?
想到这里,巴甫洛夫的大光头上已经都是汗珠子了。
“巴甫洛夫同志,第4集团军的失利是非常严重的吗?会影响到解放波兰的作战吗?”西方面军军事委员波诺马连科的脸色也难看到了极点,看见巴甫洛夫满头大汗,就沉着声音发问了。
“3万人的损失并不算严重……”巴甫洛夫皱着眉头,“而且我们对华沙的攻势状态也没有被打破。”
在世界革命开始后,苏联开始了更大规模的总动员。对于人数直奔1000万而去的苏军而言,损失3万人的确不算什么。至于700多辆坦克和200多门大炮也不是什么大数目,苏联工业可以很快生产出更多的坦克和大炮。
“这就好了,”波诺马连科轻轻松了口气,然后又意味深长地看了巴甫洛夫一眼,加重语气说:“因为对华沙的进攻只能胜利,不能失败……哪怕损失巨大,也必须要胜利!”
巴甫洛夫哪里不明白波诺马连科的意思。华沙战役是关系到他和波诺马连科政治生命的。
打下了华沙,巴甫洛夫和波诺马连科就是解放波兰的英雄!哪怕红军不能再前进半步,波诺马连科也笃定入政Z局,巴甫洛夫也能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