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但百姓逃难,离了家乡,实际上真正的赈灾,不是发生在已成泽国的灾区,而是在附近州府,压力全要由他们这些地方官来承担!
大唐建立不久,无论是在皇帝心中,还是在宰相们的心中,隋朝那天灾**引起的大乱,还历历在目,所以长安城里,没有人敢不把这次水灾当回事儿,派下的钦差更是一个瞪眼便杀人的强势人物!
皇帝为什么要派下这么一位杀人不眨眼的钦差来,目地呼之即出,就是让他来杀人的,哪个官员要是敢不卖力赈灾,掉脑袋那是肯定跑不了的。所以洛阳留守连忙招集各州刺史,去他那里议事,刺史们做事不力,掉脑袋没关系,可那却会连累到他的,虽然留守大人手眼通天,可面对这次来的钦差,他也是无能为力,没法通融!
刺史们更加害怕,到了洛阳后,正在商议应对之法,突然有人报告,在赶往洛阳的钦差车驾突然消失,钦差大人易容化妆,直接进入民间,探查灾情!
刺史们无不大惊,钦差既然做出这种事来,想必不会是光要探查灾情,也是要考评官员的能力啊,而他们偏偏又都离了治所,跑到了洛阳,万一留守的官员赈灾不利,那这账岂不是要算在他们的头上!
洛阳留守焦急之下,忙命刺史们连夜赶回治所。牛正宏也是心惊肉跳,不敢耽搁时间,骑上马没命地往回跑,等回到徐州,见本州已然开始放粥,百姓也无闹事的,这才放下心来。
他大大地夸奖了一番众官吏,说在路过别的州时,有几个州府尚未放粮,估计着那几个刺史要有祸事,他本来还在担心徐州,可一回来,见竟然已经开始放粮了,行动迅速,非常叫人放心。他好生夸奖了一番众官吏,说他们做事果断干练,尤其是给这次放粥出主意的米远国,还有实际执行者常庆丰,所得夸奖最多!
常庆丰受了夸奖,对王平安感激得五体投地,心中充满了憧憬,看来自己升官的日子不远了,真不知该如何答谢王平安啊!
可没高兴多一会儿,突有人来报,说是钦差大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