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积少为多。我们现在的忽视和淡薄,往往都是对小事情不重视,日积月累下来,可就成了大是大非,再想矫正,可就难了!”
“说得好!真是说得太好了!”王亦选带头鼓掌,“我看,春秋同志说的这三条,可以直接写到咱们西京市委的落实意见中去!咱们可以再捋捋,哪些是最紧要的大是大非和小是小非。照我说,如果这些问题搞明白了,不光咱们的落实意见可以写出来了,下一步的工作抓手也就有了!”
再看唐卡,这时仍在笔记本上不停地记着。
要说这整个西京市委,除了王亦选最让他佩服之外,也就得属周春秋了。
周春秋的理论水平非常高,是从牛津大学毕业的“海归派”,一直就属于学者型官员。更为难得的是,这位“海归派”来到西京后,很接地气,没有什么高知分子的架子,很能和大伙儿打成一片。来了这么些年,整个西京的大街小巷几乎走了个遍,对西京非常熟稔。
所以,在西京的权力场上有一个“周林争雄”的说法。
说得直白一点儿,就是一旦王亦选高升,上调省里或中央,那么腾出来这市委书记之位,并不一定就是林江越接,至少很大一部分人会把票投给周春秋。而且,这还不只是一般老百姓的想法,在整个西康省的上层,也有不少人持此意见。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早在两年前,王亦选就和唐卡私底下商议过。
当时,他们已经决定正式对付这个“林季张越联盟”,还担心这个周春秋如果置身事外,或者坐山观虎斗,静看王、林二人相争,自己等着捡漏,那可是大麻烦。
不过还好,后来王亦选带着他一起,通过对周春秋的互相试探到坦露心迹,已经可以明确,周春秋选择与王亦选一头,站在“清流”之侧。他们二人,才算是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头。
己方有此良将,幸甚至哉。若非友而敌,那可真是心腹大患、灭顶之灾。
王亦选夸赞完周春秋之后,又将目光转向了程君平。
程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