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所需要的方向发展。
这是老子所言无为之道吗?
《道德经》有言: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大概是最上位的治理之道吧。
冶之所为能够称之为这样的道吗?
冶不知道。
《云笈七签》有言:欲求无为,先当避害。何者?远嫌疑、远小人、远苟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改而从善。又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时机、通术数。是则与圣齐功,与天同德矣。
冶从未如此修行,更不会得此功果。
《庄子·应帝王》有言: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
对拒绝万象的冶来说,顺物自然这四个字就不可能。
……以此而论,余之所为并非无为。
冶默默地想。
但没有关系。无需追求最上,无需追求无为,余完成了余之道,这样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