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迷航一六四二 > 502 留待后人评

502 留待后人评(2 / 5)

,于是乎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了自耕农身上。赶上天灾**的,自耕农破产,土地被地主兼并。如此一来,虽然明朝人口在逐渐的增加,可赋税的对象却没有显著的增加。

二一个,赋役母体化,既人口等级固定化。军户就是军户,匠户就是匠户子子孙孙别想脱籍。这弊端大家伙都清楚,就不赘述了。

最后,为了保护自己做出的努力成果不被后世子孙败掉,老朱还专门立法。祖训在那儿摆着,税赋定额还写入了大明律,和平年代也就罢了,到了战乱的时候……,………哎,可怜的崇祯,这位勤勉的笨蛋完全是被老祖宗给玩儿死的。

以上三条叠加在一起,不难看出朱元璋的财政政策便是原额主义财政体制。这种体制的缺陷实在太明显了,朱元璋费劲地想要将税赋定额化,为此甚至不惜杀人,而且还杀了很多。可他没有想过,收入定额了,那支出怎么办?

不说别的,土地兼并,宗室呈几何基数的繁衍单单是这两条就能要了大明朝的命。且不说土地兼并,单单说说这宗室。

宗室的傣禄都有定额亲王一万石,一直到奉国中尉的一百石。

朱元璋定了规矩,撤手西去,等到了英宗时期。可怜的英宗刚一登基下头的宗室就频频上书“食用不敷“日用不敷,。到了这一时期“名虽宗室苦甚穷民,者屡见不鲜“数日之中不曾一食,者有之“年逾三十而不曾婚配,者有之“举lu十年不得殡葬,者有之。

有穷急了眼的宗室,干脆撺掇在一起,开始抢劫士绅大户。可朝廷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倒越来越重。那这赋税都哪儿去了?

〖答〗案是都在各地藩王那儿呢。

朱元璋定下藩王一万石的傣禄,可实际上远不止这些。新皇等级,总要善待一下自家兄弟叔伯吧?加一万石!凡此种种,叠加之下,到了英宗时期藩王十几万石的傣禄屡见不鲜。这也就罢了,那藩王还占据着大量的土地,盘录乡里。凡此种种,导致宗室傣禄的两极化。

嘉靖年间,御史林润上书:“故

最新小说: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城南政北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东宫娇妾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替嫁太子妃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南城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