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 崩盘(4 / 7)

是血本无归了。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粮价小额震dàng了一下,最终稳定了下来。

困扰了南明弘光政权,上到造粪机器,下到马士英都头疼无比的粮食问题,终于解决了。连带着,申晨也达到了想要的预期目标。现在没人去怀疑粮票的信用问题了。南明上下,从达官贵人到普通的中户人家,但凡是有余钱的,径直认购了粮票,或者干脆就存进汇丰银行换取一张存款单。

这玩意保值不说,存进去还有利息可拿,上哪儿找这好事儿去?甚至大宗交易的时候,有的人径直拍过去厚厚的一打粮票,出货方不但因为对方没有使用银子而恼怒,反倒如获至宝地将粮票收了起来,痛快地完成了交易。

大明的商人们,很快就发现了粮票的好处。存储方便不说了,还便于携带!这年头大宗的商品交易,哪一次不是用车船押送着大批的白银?而今好了,上万两的银子,折算成粮票,不过厚厚的一打,往怀里一揣,外人根本就看不出来身藏巨富。到了地方,抽出来径直往对方面前一拍,说不出的爽利。

少了车船资费,没了巨额的镖师费用,且极具信用度,大江南北但凡有点见识的就没有不认的,如此好用的粮票如何不用?

所以哪怕是后粮食危机时期,粮价已经基本稳定下来,倒卖粮票再也无利可图的情况下,也丝毫阻挡不住粮票的热销。大户们对粮票迸发出了极大的认购热忱。根据汇丰银行在南明各个分行反馈回来的消息,粮食危机时期,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士绅大户们总计认购了不足四百万两的粮票:而在后粮食危机时期,短短一周的时间里,这一认购数字就翻了一番。与之相比,设立在上海的大宗商品交易所的交易很稳定。粮食保持在每天六百吨左右的出货速度。这一速度,足以保证粮价的稳定,同时也保证了澳洲有足够的时间从海外运来可持续倾销的粮食。

大户们不是傻子……粮食放在手里,既有存储成本又要贬值。而且他们本身又不需要那么多的粮食来吃既然如此,莫不如换成粮票。

最新小说: 城南政北 替嫁太子妃 东宫娇妾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南城亡事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