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什么事儿也不做,每年分到的红利也绝对够自己挥霍了。既然这么有钱了,那又何必铤而走险去搞什么古柯碱?恐怕小伙子游启要是听到麦克兰那句“老子就是喜欢贩毒,刺激啊!”,非得一口气憋过去不可。
总而言之,毒贩子麦克兰先后两次拜托出外的肖白图,让其带一些大烟的种子回来。连续两次得到失望的答复之后,这家伙自然而然就会生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念头。
而且随着上个月决策组通过的有关私营经济的放开,以及第一个私营经济体“林家私房菜”的诞生,麦克兰想要买船的所有障碍都扫除了。在征求了所有人意见之后,决策组最终通过了允许私营经济体运营的决定。
穿越半年多,中南基地的体制更像是九十年代之前的国营大锅饭。分配工作全看个人专业以及兴趣爱好,个人全凭一股子求生的热情在卖力工作。总的来说,就是你干好干坏相差不大。有巨额的分红在那儿摆着,干好了最多多拿那么点可怜的岗位工资与奖金,干坏了……只要别人申晨登门指着鼻子骂“铺张浪费、公款私用”,该给你的分红一分钱都不会少。
人嘛,都有个攀比心理。辛辛苦苦半年多,回头一看某个天天游手好闲的家伙拿的不比自己少多少,这叫出力多的情何以堪?
而且,一百四十六号穿越众形形色色,什么样的人都有。有专业性强,被大家伙依为支柱的,比如化工专家林有德,比如机械制造专家周比利;同样,自然也有在现有各个岗位上不适应的。就比如体弱多病只会玩儿笔杆子的杂志编辑梁朕,再比如非著名制片人秋寒烟。
这些人受限于专业性,再加上基本归类于“老弱病残”,所以不得不从事一些辅助性的、令自己深恶痛绝的工作——秘书。
总的说来,现有的体制已经出现了不好的苗头。出力最多的抱怨着大锅饭没激情,没法出力的抱怨着有力气没地方使。到最后,除了几个打算混吃等死的家伙,居然所有人都对现存体制抱怨连天。并且因为大家的不满情绪,出现了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