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拾遗记》记载:“灵帝初平三年。于西园起裸游馆千间……宫人解上衣,惟着内服,或共裸浴。”
这段香艳的野史,当然不是很靠谱。毕竟作者连年号都写错了,初平是献帝年号。如果提前到中平三年,当时天下大乱。国库一空,很难想象灵帝还有文中那样的雅兴。
如果历史上真有这件事,应该发生在熹平与光和年间,而一下子兴千间裸游馆有点不可思议,比较合理的是熹平年的时候先试着做了几间,光和三年推广。
裸游馆的本意是为了避暑,而熹平四、五年正是酷暑大旱。
其实如果仅仅洗澡消夏,裸泳倒也没什么,关键是灵帝还在裸游馆内“长夜饮宴”,这就摆明了还是看美女为主啊,这位年轻的皇帝,咋这么会想呢?
灵帝的灵感多半还真来自许永,好好的把字取成什么“游光”,脱光了游……
解决了何进的问题,众人终于可以好好谈谈大事了。
这群同样被要求交“投名状”的人,背后的势力都不算大,但联合起来还是相当可观。
鲍信的父亲鲍丹新任少府侍中,史弼是议郎,胡母班是侍御史,敦煌曹家稍微强点,有一位二千石高官:永昌太守曹鸾。
早年间亳州曹氏宗族墓地发掘,发现了“太守曹鸾”的墓砖,很多专家因此认为熹平五年上为党人平反的永昌太守曹鸾就是曹cāo同族。
但上的曹鸾遭到“弃市”的下场,与党人相关者全部被免官禁锢,当时的曹cāo却完全没受影响,这绝对不科学。
所以两个曹鸾可能只是同名,清初叶奕苞的《金石录补》和清中期张澍的《姓韵》等,便称曹鸾是敦煌人。
不过《金石录补》说曹鸾是曹全的弟弟太离谱了,要知道这时的曹鸾已经九十几岁了啊。
其实《曹全碑》提到曹全的祖父叫曹凤,鸾、凤相合,估计曹鸾是曹全的从祖父,而第一次党锢时没受牵连的曹全,却正是在176年“续遇禁纲”,可见他九成与曹鸾同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