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冀县很正常,但不代表姜维的爷爷也是冀县人……
姜家家主姜禾,是个黄名,听说许强是董卓的信使,显得格外恭敬小心,等看完书信,更是一分钟都不敢耽搁,赶紧叫各家长前来商议。没人敢忤逆董卓的意思,几分钟后大家就分头去筹备了。
许强赶紧抓住这些人中唯一的绿名老人:“姜端(58)”
“长者可是孟颖先生?”许强一揖到底,尊敬一下长者总是没错的。
“正是,不知阁下从何处听闻老夫之字?”老人看着许强。
《书断》有载:“姜守名篇”,指的就是这位曾任县令的姜孟颖,他是汉末的草书名家,所以赵壹才会叫许强来找他。
许强提了赵壹的名字,然后奉上《急就篇》。再次脸红,不单单因为启蒙读物,还因为这书上的字太烂了,比小学生还不如啊,拿给一位书法家过眼,太丢人了!
“唔……这抄书之人,看来……”姜孟颖不好说啥太过份的话,万一就是眼前这位董卓信使抄的呢?
“咦?”姜孟颖忽然轻呼一声:“妙啊!你看这个‘就’字,其状如‘熊’,别有一种风采!再比如这个‘良’字……”
许强哭笑不得地听着,心说这不就是百姓传抄的时候,有些字不太会写,所以“画”得似是而非吗,难道还有什么艺术价值了不成?
姜孟颖看来还真不是在拍许强的马屁,因为后来他干脆找来笔墨竹简,当场照着写了一次《急就篇》,然后送给许强。
“《急就篇》(姜孟颖抄本),2级内政书,装备后每天增加内政经验2ooo,草书经验2oo,知识15。”
“学会草书,草书:1Vo,书写度加快1o%,指令传达加快1o%,与部分文士的好感提升。”
想不到一个草书有这么多好处?貌似有些道理,草书在东汉文士间可是很流行的,而且确实能提升书写度。
至于给部下的指令么,有时也要写成文书,就不知在游戏中什么时候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