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等战列舰则多二十三艘,但是却没有一艘头等战列舰,只靠三艘二等战列舰显然硬拼施剑飞手中的十一艘头等战列舰要吃大亏。
挡拆是海中经常用到的战术,就是利用小型战舰当炮灰去吸引对方大型战舰的火力,然后己方趁机机动到对方战舰的上风向或者“T”字头横位上,集中火力打击对方战舰的舰艏和舰艉。只要机动成功,攻击舰艏可造成对方战舰速度骤减,攻击舰艉可造成对方战舰舵机损坏,丧失机动能力。
特纳正是采用这种战术,命令两翼的巡航舰支队和护卫舰支队蜂拥而上,试图冲入太平洋舰队阵型之内,破坏其攻击阵型,亦或者截断其后后续战舰的增援火力。
然而,由于中华帝国空军飞艇的突然袭击,造成荷兰东印度舰队一定程度的混乱,给特纳的指挥带来了影响。
当中华帝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正面冲过来时,特纳的命令仅仅传达到了三分之一的战舰,基本上都是在旗舰附近的军舰,负责攻击太平洋舰队两翼的分舰队还没有就位。
随着太平洋舰队的快速迫近,最外围的荷兰战舰还没有接到特纳的命令便被迫接敌迎战。
十几艘担任巡逻的荷兰护卫舰率先碰上碰上太平洋舰队的排头战列舰,在巨大的战列舰编队面前,小小的护卫舰显得异常弱小。但上面的荷兰指挥官不得不硬着头皮准备战斗。
双方相对行驶,很快十几艘荷兰护卫舰冲入太平洋舰队的编队缝隙当中,双方编队交错的同时,彼此的舰炮轰然开火。
荷兰护卫舰在平行距离接近六百米时率先开火,沉闷的威斯敏特大炮的声音轰然响起,海面上顿时掀起一道道水柱。由于荷兰人不敢过分靠近中华帝国的头等战列舰,所以造成远距离炮击,炮弹无法贯穿对方战列舰的船壳。
“开炮”
随着命令下达,定远号战列舰率先反击,右舷火力齐射,五十门神武大炮轰然开火。神武大炮列装的发射药已经从原先的黑火药转变成了强大的TNT高爆药,射程提高好几倍,有效贯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