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着英格兰东北沿海地区,兵力不足两万人。反观议会军,取得约克城胜利之后,兵力提升到了五万人,且士气高涨。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克伦威尔利用其超高人气的军事威望,很快投机英国议会,在三个月间连升六级,成为了议会重要议员。
此前,克伦威尔便是一名下议院议员。他是一名清教徒鼓臊者,很快得到了大量清教徒的支持。而英国新贵族们为了完成代表他们利益的资产阶级**,不惜借助清教徒的幌子,来推翻天主教,进而达到他们颠覆英国政权的目的。
由于克伦威尔奉行的政策完全代表资产阶级新贵族利益,得到了新贵族的全力支持,迅速控制了议会军,并成为议会军领袖。
得到议会军领袖的地位后,克伦威尔组建了属于他自己的模范军,为他日后**奠定了基础。
克伦威尔的确有着出色的军事指挥头脑,在接下来的三次战斗———格兰萨姆之战,盖恩斯巴勒之战和温斯比之战当中,克伦威尔重创王军,确立了他在军中的绝对地位。
英国内战进入到了中期,王军大败。
查理一世请求中华帝国出兵帮忙,但是中华帝国埃及住屯军司令部还没有接到帝国政府和帝国皇帝的命令,因此对查理一世采取拖字诀。
※※※※※※※※※※※※※※※※※※※※※※※※※※※
中华帝国北京紫禁城勤政殿。
自从接到英国内战的消息后,神武大帝邓浩楠便在思考帝国对英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才合理。
无疑,邓浩楠希望英国内战打的时间越长越好,这样可以消耗英国三百年来的国力,剪除一个潜在对手。另一方面,邓浩楠却担心一旦查理一世失败,被砍了脑袋,那么英国将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将成为一个风云世界三百年的日不落帝国,对中华帝国的威胁同样巨大。
此时,中华帝国奉行的对外政策是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和孤立对手的政策,如今帝国政府正在试图孤立荷兰,同盟国的成立便是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