诀》卷九中就记载着“炼石胆取精华法”,即干馏石胆(胆矾)而获得硫酸。
其方法十分简单,将五水硫酸铜加热,得到硫酸铜晶体,然后再将硫酸铜晶体继续高温加热,使其分解成氧化铜和三氧化硫,气体导入水中便得到了硫酸。
这一发现比西方早五六百年,同时孤刚子不仅用这种硫酸分解过金矿,而且还发现了硫酸参与的许多惊奇的变化,如他知道稀硫酸对铜不能腐蚀的性质。
八世纪阿拉伯炼金家贾比尔发现,将硝石和绿矾一起蒸馏,所得气体溶于水得硫酸。后来人们还发现某些矿泉中有浓厚的硫磺味道,可治疗皮肤病,这是因为河水长期接触硫铁矿(FeS2)等,被缓慢氧化成微量H2SO4,使河水味道发酸。
孙元化的方法虽然老土,但是却给邓浩楠提了醒儿,那就是不能一味的强行让古代人理解现代工艺,那样可能适得其反。
孙元化的工业大规模制造方法只需要得到胆矾矿藏即可,虽然民间对于胆矾并不太了解,但帝国境内的胆矾矿还是不少的。
孙元化的方法可以实现工业生产,不过产量受限于胆矾矿的开采。
于是邓浩楠嘉奖了孙元化,命工部派人寻找胆矾矿藏,然后再附加建立硫酸制取工厂。
通过孙元化的启示,邓浩楠不在小看古代人的智慧,于是开始构想一些简单的制取硫酸的办法。
随后,邓浩楠发明用硫磺燃烧,然后通过铅室法来制硫酸。
这个不难,帝国对于铅板的制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同时,帝国老百姓生产的陶瓷也有相当强的耐酸性,也可以用它来替代铅室。
于是有了胆矾煅烧法和硫磺铅室萃取法两种可以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方法后,帝国的火药工业终于迎来的巨大的**,那就是制造新式火药最关键的原材料——硫酸得以工业生产。
硫酸是制造硝化火药的催化剂,因此邓浩楠想要制造出来先进的火药,就离不开硫酸的大规模生产。
此时,在邓浩楠的另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