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这个天文望远镜是汤若望、祖奇和巴托里三人一起设计制造的,耗费了整整半年时间。这个望远镜比以前的大多了,不过在邓浩楠的眼里还是太小了。
1609年,伽利略制作了一架口径4.2厘米,长约12厘米的望远镜。他是用平凸透镜作为物镜,凹透镜作为目镜,这种光学系统称为伽利略式望远镜。伽利略用这架望远镜指向天空,得到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天文学从此进入了望远镜时代。1611年,开普勒用两片双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使放大倍数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后人们将这种光学系统称为开普勒式望远镜。
真正的天文望远镜一般是后者,也就是开普勒式望远镜。
汤若望、祖奇和巴托里三人制造的天文望远镜长70厘米,口径25厘米。虽然比起邓浩楠所知道的口径七八十厘米的天文望远镜差得很多,但不得不说,25厘米的天文望远镜已经领先欧洲一百年了。
汤若望躬身回答道:“这多亏陛下大力支持臣下,使得臣下可以建造一座优质的玻璃厂,才可以打磨出二十五厘米直径的透镜出来”
邓浩楠淡淡的笑了笑,暗道,如果不支持你,怎么能够给朕弄出来一座优质的玻璃厂出来
“朕应该感谢你才对没有你的帮助,这个玻璃厂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建成呢”
汤若望引邓浩楠过来,道:“陛下现在的这个位置可以看到木星了”
邓浩楠点点头,通过新式望远镜观察了一下火星,虽然清晰度比以前的好了不少,但是色泽问题确是很模糊,除了大气层的关系,还有透镜的处理差了很多。
不过,邓浩楠高兴的不是天文望远镜的色彩问题,而是玻璃厂的建成投产。
原本的玻璃厂只是帮助汤若望研制天文望远镜所需透镜的,当研制成功较为纯正透明的玻璃之后,邓浩楠立即把他转入了其他行业。
首先就是生产民用玻璃,结束帝国老百姓生活使用纸张当窗户的局面。当然,这需要时间,以及实现玻璃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