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里”,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提出了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元朝又出现了“甲”,以二十户为一甲,设甲生。至明,终于形成了十进位的保甲制极——“牌甲制”,以10户为1牌,10牌为1甲,10甲为1保,由此建立起了封建皇朝对全国的严密控制。
刘峰于是直接对巴布亚地方实行保甲制度,各户之间联合作保,共具保结,互相担保不做通共之事,就是1家有“罪”,9家举发,若不举发,10家连带坐罪。
对等殖民地老百姓,勿须手软,保甲连坐制度一施行,顿时那些隐藏在老百姓当中的反抗军成员无所遁形,在一番血腥镇压之后,巴布亚形势方才趋于稳定。
虽然巴布亚依然有一些反抗军活动,但都跑到偏远山区了,一般不敢进入村镇。而刘峰对在巴布亚的外国商人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同样编入所在地保甲行列,用当地老百姓来监督这些商人,效果好了很多。因为这些老百姓对待外国商人很是不给面子,甚至充满敌意。
巴布亚局面稳定之后,刘峰于是命令派遣军继续攻击新西兰。
新西兰是非主权国家,荷兰对其宣称主权,但新西兰并无任何外国人势力。
整个新西兰此时只有约六十万左右的毛利人,基本上处于原始社会,实行酋长制度。
新西兰有两座大岛,归属两个大酋长管辖。
北岛的大酋长马哈诺华哈里斯对刘峰很是待见,十分友善。南岛的皮尔斯里斯大酋长则是敌视态度。
刘峰从新西兰大酋长马哈诺华哈里斯那里得知了新西兰的情况,除了可以大规模的种植甘蔗和菠萝外,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价值。
抢掠毛利人得不偿失,因为他们使用的货币竟然是动物的羽毛,当刘峰听到后,着实傻眼了老半天,旋即放弃了武装入侵的想法。
虽然放弃了武装入侵,但是不代表放弃对新西兰拥有主权。刘峰于是用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收买新西兰大酋长,然后鼓动马哈诺华哈里斯对南岛发动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