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浩楠深怕刚刚稳定的西北再生出乱子来,因为他知道西北是大明帝国的死穴,是大明帝国统治的掘墓人。
杨鹤平定了三边,稳定了山陕局势,邓浩楠调拨的赈济粮饷也如期的到位,解决了西北老百姓暂时的生活问题,粮食足够他们过冬的了。
为了稳定西北,邓浩楠从富庶的台湾府、辽宁府运来了大批的玉米、马铃薯、红薯等种子食物,安排老百姓来年春天时候进行耕种。
一开始,山陕老百姓不认这些东西,他们只种麦子和水稻。但是当地官府告诉老百姓们,水稻和小麦很可能还会瞎了,不想明年继续挨饿最好种植这些农作物来解决温饱。地方官府可没有邓浩楠那般仁慈,苦口婆心的劝说老百姓耕种,说与利害知晓。地方官府就是奉命行事,同时官员们可不想明年继续闹灾荒,老百姓起来造反,因此几乎是半强制的让老百姓耕种。
对于老百姓而言,习惯了官府的态度,只要不是害他们,他们都可以接受。加上这些东西都是免费提供的,因此老百姓们的抵触行为很少,这使得西北战火的苗头被扑灭,复燃的机会大大减小。
当然,还有一些顽固分子还在跟官服作对,不过已经沦为小股土匪,当地官府和地方警察便可以控制住局面。
受小冰河气候影响,北方时至深秋时间,但是气温却降低到了隆冬。
国朝境内的战火被扑灭,这使得西北的羌人等大部落的领们感到失望。原本他们总是趁着明军全力在国内剿匪的时机,纵兵入境抢劫。虽然抢的东西不多,但是每次都能弄点儿,至少可以掠夺人口和牲畜。
如今,明朝国内战火结束,中央下令休养生息,使得各地官府无法再盘剥老百姓,老百姓不用交粮纳税自然家里剩下的钱粮就多了起来。
骨瘦如柴的老百姓变得有些油水了,这自然让土默特、吐鲁番等游牧部落们眼红,于是动了抢掠的心思。
十一月中旬,土默特出兵两万,到临兆府——兰州府一带打劫,一度准备沿着渭水南下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