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卫西北的鞑靼土默特部,肃州卫长城末端的吐鲁番部,以及在大漠内的葱岭叶儿羌部,这三部在大明立国的时候,曾经臣服大明。然而,当改变大明声威的土木堡之变生后,这三部便开始叛乱。到了明万历五年,大明已经失去了对他们的控制。
边疆上,三部经常袭扰大明边疆肃州卫噩耗西宁卫,闹得边疆民不聊生。邓浩楠监国后,解决了最大的北方威胁后,西北威胁便提上日程。由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军户和匠户的世代罔替制度被打破,更多的人开始回家种田当农民。
这样一来,老百姓对于生活有了盼头,秋收来临时便可以大丰收了。这是邓浩楠最希望看到的结果,然而这几个部落同样看到了秋天时的巨大油水,抢劫一番就足够过冬了。
西北刚刚平定几个月,最后一茬秋小麦是西北老百姓的命根子,如果给这些叛军抢了去,那么西北民乱毫无疑问将会再起。
邓浩楠绝对不允许民乱再起,因此已经调集军队向西安集结,准备征服这几个部落,御敌于国门之外。
除了这三个部落外,还有羌族控制的朵甘思宣慰司和乌斯藏宣慰司两个大部落。
这两个部落盘踞在四川上面,控制着整个西藏,背后是莫卧儿帝国。由于他们所在位置居高临下,对大明帝国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由于地势关系,明军很难直接从四川、云南北上消灭朵甘思宣慰司和乌斯藏宣慰司的叛乱,因此邓浩楠准备先扫平鞑靼土默特部、吐鲁番部、葱岭叶儿羌部,然后从叶儿羌部进入西藏高原,从背后平定西藏。
这一切将要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总参谋部在兵棋推演上做了初步的军费预算,需要耗费两千万两银子,立时两年才能平定西北。如果想要彻底结束西北乱局,需要在西藏驻军,但补给十分困难。假定在西藏驻军两万人,那么每年军费开支就高达四百万两。
这令邓浩楠很是苦恼,换做以前,他不会在乎这点儿钱的。如今他已经把大明当做他自己的天下了,这钱就不能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