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蒙古大汗,称谁找到了传国玉玺谁便是蒙古大汗,只有蒙古大汗才能宣布是否投降邓浩楠。
如今,传国玉玺是海兰珠送给邓浩楠的嫁妆,间接等于寨桑任蒙古大汗。而寨桑主张向大明称臣,投降邓浩楠,因此车臣汗无言反对。
其他蒙古大汗虽然失望没有得到传国玉玺,但是在他们眼中,自古谁得到传国玉玺谁就得天下。如今传国玉玺到了辽王手里,以邓浩楠今日的实力,天命所归,所有人都信服。
不得不说,若不是邓浩楠全歼了满蒙联军,彻底打怕了蒙古人,未必会有今天的结果。至少很多没有见识过邓浩楠实力的蒙古人会选择反对一阵子。如今他们被打怕了,知道邓浩楠比皇太极厉害多了,方才心甘情愿的称臣纳贡。
当天的会议开了好几个时辰,一直到了半夜才结束。
主要是商议蒙古各部向大明称臣后需要交纳的供奉,以及大明政府对蒙古各部将采取何种管理方式,蒙古各部又能从大明得到什么好处等等。
供奉方面,邓浩楠吸取皇太极的经验,各部每年各贡“白驼一﹐白马八﹐谓之九白之贡”。
供奉不多,只是象征性的进贡称臣,这令各部代表纷纷松口气。
至于对蒙古各部采取何种管理方式,邓浩楠很小心,听取了老丈人寨桑的意见。蒙古王公贵族们的利益不能碰,维持原状是最好的。
至于蒙古军队,那是邓浩楠急需的。
不过,邓浩楠不像皇太极那样,十三岁以上,五十五岁以下的男人具从征。邓浩楠现在不需要那么多军队,他只需要精锐。因此蒙军二十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保留,其余一并裁撤。
这样一来,蒙古各部军队总数八十七万,一下子缩减到了三十二万人。
邓浩楠听到蒙古各部军队竟然接近百万之众,如此庞大的军事力量,简直令人恐惧。
大舅哥乌克山哄台吉小声告诉邓浩楠,道:“别看这么多军队,平均分给五六十个部落后,每个部落没有多少。如果不是每个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