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他全部消灭起义军,朝廷的一纸调令便让他亲提剿匪大军防御蒙古大军入侵。
于是,杨鹤调集十二万大军,紧急驰援长城沿线,导致一些刚刚被安抚的老百姓再次死灰复燃,重新叛乱造反。
朝堂上,皇帝、魏忠贤和阁臣们知道杨鹤提十二万大军守边,顿时放心,不再担忧蒙古叩关,而阁臣兼吏部尚书顾秉谦提出的调邓浩楠的南洋水师南下剿匪的提议再度提上日程。
辅黄立吉自然还是反对,兵部尚书催呈秀、户部尚书叶向高、礼部尚等人再次开始一天一次的例行公事般的扯皮。
然而,就在他们争论的时候,魏忠贤突然话,支持顾秉谦的提议。调邓浩楠的南洋水师南下剿匪。理由很简单,魏忠贤终于不再掩盖福建府的奏折,将郑芝龙霸占泉州府。控制了半个福建的事情给抖了
毛
天启帝朱由校顿时大惊,这还了的?这远比陕西农民暴动厉害多了。
魏忠贤一话,所有大臣们不管奉承魏忠贤的也好,厌恶他的也罢。纷纷调转风向,支持顾秉谦的提议。调那浩楠的南洋水师南下剿匪。
朱由校原本是要跟魏忠贤唱反调,让邓浩楠的南洋水师跟顾秉谦的北洋水师相互牵制,进而削弱魏忠贤党羽。但是得知邓浩楠实力急剧膨胀的消息之后,更担忧那浩楠尾大不掉。同时南方郑芝龙威胁大明经济和财政命脉,不能坐视不理。如果令邓浩楠水师南下跟郑芝龙火拼。则符合大明和皇帝的利益。
朱由校立复点头同意,黄立吉虽然百般劝说,但是终归斗不过魏忠贤,只能作罢。
下朝回家,黄立吉打亲信快马赶往金州要塞给邓浩楠送信。信中要邸浩楠提前做好准备,但嘱咐只需要击退郑芝龙,将他赶走即可,勿要全力火拼。
黄立吉自诩邓浩楠是他一系的人,因此不想邸浩楠的实力受损。这么做也无可厚非。只是邓浩楠自有他的主意,又岂能是黄立吉所能左右的?
※※
且说邓浩楠一行人乘坐黑珍珠号返碎辽东,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