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邸浩楠来说,在外观上,他也不喜欢战船两头翘起的样子。
作为现代人,那浩楠喜欢流线美观的现代军舰。
基于这些想法,邓浩楠很快便动手开始设计他的理想型战舰了。
先是外形,邸浩楠将福船的底尖上阔的优秀布局保留了下来。去掉了福船方形舰和舰尾高高翘起的屁股。改为将垛楼放于中间将主桅杆夹在垛楼内,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人员站在垛楼上升降风帆,更加容易。
舰改为飞剪式,高干舷用以破开风浪,采用低矮方形船尾,增强稳定性,提高度。因为那浩楠使用的是中国硬帆,桅杆矮,母须担心重心高,因此战船设计的比较修长,显得十分的苗条。
“飞剪”型舰船,又称大西洋舰船,舰船水线往上的部位向后收缩,犹如被砍掉了一块,以提高在恶劣海况中行驶时的稳定性,这种舰舶成为美国海军后继主力舰的一种特征。
当然,邓浩楠知道的舰船方式还有垂直型舰船、勺形船、双曲线型舰船等。其中勺型舰船就是当前西方战船的舰样子,而双曲型舰舶的船头向前弯曲,在水线以上垂直,水线以下向后弯曲过渡到船底。选择飞剪式舰,主要就是看重其度。
既然大明的帜船主流思想不适合部署大量的火炮,那么面对西洋的两层或者三层战舰显然是要吃亏的。
那浩楠明白,海战中除了火炮数量是一个决定因素之外,还要看双方的装甲防护情况、战舰的度、水兵和炮兵的素质,以及舰队指挥官的指挥能力。
大明的船型比较现代,也就是领先世界舰船结构三百年,给人有种生不逢时的感觉。
底尖上阔的船型导致无法装配更多的尖炮,不像西洋战舰上窄下宽,大肚子可以安装更多的火炮。代表便是眼前的三层炮甲板的黑珍珠号,以及拿破仑时代法国和西班牙联军的四层炮甲板战列舰。
既然无法装载更多的火炮,那么邸浩楠就要在其他方面想办法了。至于装甲防护问题,西洋战舰使用的橡木跟东方战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