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如今朝廷严控火药,二十八兄弟联盟在东番问题上跟荷兰和西班牙交恶,导致葡萄牙人控制的香山澳也不敢出口给他们火药了。因此,此时的火药对于他们来讲,有价无市——金贵着呢!
除了火药外,李平还要求邓浩楠参与了火炮的铸造。因此,邓浩楠亲自带人打造了一门火炮,由于这个时代没有上好钢,北茭镇的这些“业余”铁匠们也没有能力大规模铸造,邓浩楠只得采用“收刮”而来的上好熟铁进行人工造炮。
熟话说,百炼成钢。邓浩楠命人将熟铁烧熔百炼,逐渐旋绕成圆。每五斤熟铁方能炼成一斤精钢,坚钢光华无比。
明朝的铁,以闽铁为上,晋铁次之。燃料以炭火为上,煤次之。邓浩楠先造了一个小炉子,因为李家的工匠技术太差,邓浩楠原本想要造一座钢铁厂最后不得不半途夭折。不过,大的造不出来,小的倒是很拿手。
这古人没有整体协作的意识,因此大明朝的工匠人数、炼铁技术都远高于西方,但是却因为都是单打单干,无法集中在一起,因此没有形成规模,阻碍的明朝工业的展。
一座小炼钢炉,工匠们在邓浩楠的统一指挥下,用了不到三天功夫便成炉。炉子小,每次最多只能熔炼十斤熟铁。邓浩楠命人将稻草截细,配以黄土,频散其中,令铁中渣滓析出。这样炼制五六火,再用黄土作浆,加入稻草,浸一两天。然后每半天取出熟铁进行冶炼一次,炼制十火,熟铁十斤炼制成一斤后,变成了精炼钢铁
将精钢打造成钢板,分作八块,再将它们打造成弧形的瓦片状。每个长一尺四寸,宽一尺一寸,中厚边薄。将钢瓦四块,用胎杆卷成筒状,八块共卷成两个圆筒。然后将圆筒切齐,以钢钉铆接。然后将炮腹、装药、火出用三十斤精钢围在外侧,以防炸膛。
将火炮的粗坯吊装起来,以墨线校准,不能有分毫偏差。然后再用钢钻洗膛,使得火炮炮膛内光滑且圆,不能留有任何的灰渣、凹凸不平。
最后安装火门、照门和护门。这些东西都不是后加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