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文库,慢慢地娘俩对于不同的生命不同的状态都多些了解。一起学习的感觉真好。
当小鸽子终于在盼望中出世的那天,小萱面对她一直等待的小生命充满了惊喜:“哎呀,没有毛,是肉肉的。那么大的嘴!”
(图1。3)
我觉得没什么毛的小鸽子真丑,可是她却始终要捧在手心认真端详:“真可爱啊,真美丽啊。”她看到鸽子妈妈和鸽子爸爸拼命甩着脖子把半消化的食物喂给小鸽子的时候,觉得这种吃饭方式太特别了,拉着她爸爸的手恳求:“爸爸,把这只小鸽子给我吧。”
“好啊。不过得让鸽子妈妈先把它喂大。”
“不用不用,你喂它就行。”
我幸灾乐祸地看着尴尬的老公:“你爸爸没有喙也没有嗉囊,他制作不了小鸽子的饭。”
结果那可恨的小孩子扭头看着我的胸:“那妈妈你来喂小鸽子牛奶。”
“奶牛”愤愤离开:“我停产啦!”它是熊猫不是猫——从动物的行为来进行推论
读过猫书的朋友会记得,我家养着一只黑白花的大猫,名字叫做奶牛。从小萱还在我肚子里的时候起,她就每天都听到妈妈唤奶牛的声音,于是在她降生后,对这猫的感情也非常好(瞧,胎教的力量真强大,对吧)。
从小肉妞能够坐稳开始,家中的一娃一猫就时常交流了,在大人的严密看护下,时不时地,奶牛会让小萱摸摸自己的粉鼻子,而它也会闻闻她的小肉手。小萱超喜欢这毛茸茸的胖子,当她终于能进入学步车靠自己的腿移动之后,对奶牛的穷追猛打便正式开始。奇怪的是,奶牛似乎知道这是我的宝宝,知道她虽然是新加盟的,却是这个家中稳定的一员,所以始终对她照顾有加。
(图2。1)
差不多在小萱成长的每个阶段,奶牛都在默默扮演着一个大孩子的角色,容忍她又抓又抱,容忍她给它灌牛奶,容忍她大呼小叫地追来赶去。实在急了,也就是躲进楼上浴室,在里面谁也捉不到的缝里叫骂一阵子,发泄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