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这两位共患难过的生死之交,也确属一份独特的乐趣。
三天后,司南必须要获得新背景的第一次考验来了。
这次将是面对面的测试,一帮子教授将会对司南的知识水准进行测试与考验。只有通过了,才会特招司南进大学,成为奥多的研究生弟子。
不知是不是SIO的刻意安排,或者还是奥多的刻意安排。这一次的面对面测试,谈到的内容不局限于光磁学,还涉及到了其他学科。
有练一护航,司南测试的过程就不必再提了。总之,当结束的时候,教授们当场惊呼天才之余,集体拍板把事情给敲定下来——据奥多说,当场就有其他教授动了收司南为弟子的念头。
即使过程刻板程序化了一点,不论怎样,现在司南都成功的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也顺利的将新背景的最关键步骤完成。
新背景奠定基础,奥多一直觉得司南的光磁学水准不低于自己,不好意思去教司南。这,就给了司南足够的时间去研究变形战机。
在这期间,司南一直没有停止对克洛泽的研究资料的阅读和理解。
如果一个人连梦想都可以放弃,还有什么是不能放弃的,还有什么是能坚持的?司南坚信这个道理,虽然没有实验室,可他仍然没有放弃对全能战机的研究。
克洛泽概念中的地面、近空及太空三栖全能战机,有几个难题必须解决。
地面与空战形式不同,决定了存在的形态也必定不同——至少司南很难相信一架战机在地面上靠着两个轱辘边跑边战斗的画面。
克洛泽显然也有所意识,变形,就是解决形态针对的方法。实现变形的方法不少,譬如机械组合,也譬如生物技术组合,也可以从材料学来实现组合。
克洛泽在研究中首先排除的是机械组合模式,司南思索一下就认可了。机械变形是无数科学家都尝试过的,在几百年上千年前,机械变形组合在地表和近空战争中还勉强可靠。
但随着人类航行速度的增加,机械变形的过程在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