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亲友的人们摩肩擦踵,严重限制了出站人流速度,一行人在出站口外找了几分钟,才看到来接站的李建军,他和李建国合伙在京做生意,眉眼与长兄酷肖,只是个头更高一些,看见久未见面的长嫂和小侄女,自然是一番亲热,听大哥介绍眼前这位眉眼清秀、精气神十足的少年是侄女的同学,也热情地打过招呼,带着众人从人群中穿梭而行,到站前广场上了他开来的面包车。
一眼看到李氏兄弟平时用来捎货的大发面包车,冯平的眼神就有点古怪,等李想一家在车厢里坐了,他坐了副驾驶的位子,随着李建军发动车子驶出站前广场,忍不住开口问到:“在京里开这车子,沿路怕是有不少人招手吧?”
李建军和大哥同时哈哈大笑,李想母女有些不明所以,见前面还真有背着大包小包的旅客招手叫车才反应过来,也是掩口而笑,李建军带着自嘲的语气解释到:“当初买这车时没考虑太多,只想着既能装货也能拉人方便些,倒是没少给人当成面的喊停下来,有时解释半天人家不信,碰巧顺路的话干脆捎带着赚些油钱,买卖忙时可就耽误事了,这不正打算换部车呢。”
90年代初的京城街头,极少见后世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林荫掩映的街道两边,多是色调厚重、样式古旧的老建筑,半空中电线纵横纠缠如遍布的蛛网,便道上的自行车大潮中,行人也都衣着朴素,与古城赵都相比,显不出太过繁华之处,只是路上车辆稀少,远不像冯平印象中的京城那样堵得人欲仙欲死,近年刚兴起外出打工潮,路边时不时能看到三五成群背着铺盖卷的外地老乡们,偶尔还有赶着大车的老农悠闲地倚在车辕上,任拉车的牲口腿脚轻便地小跑着,只是临近亚运,路边随处可见的标语条幅、在街角空地排练扇子舞的大爷大妈和一群合练呼拉圈的学生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才能让人体会到京城厚重的历史氛围中弥漫的动感与活力。
李建军问过众人,知道在火车上吃过东西,就提议先去游览京城风光,李建国问冯平要不要先送他去办正事,冯平这次主要是为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