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几个环节外,大多略过不提;
二来是要求展现美军飞行员非常勇敢且不怕死、但自由主义强烈的作风,隐喻不够团结——但这与日本一贯宣传美军贪生怕死是相违背的;
三来是在影片中明确展现了美军强大的工业实力——美国舰队出场时总是跟着浩浩荡荡的补给船、运输舰,大兵们从来不用走路,全都是吉普车或者卡车,还能吃上冰激凌(其实是美军俘虏吃上了大和旅馆的冰激凌),日本舰队出场时军舰很少,补给也很困难,士兵们包括飞行员在内,全靠两条腿,战时别说冰激凌,连汽油都不一定能保证,隐喻日本国小力弱、无法长期坚持——而这与日本一贯宣传本国将最后胜利的思想又有所违背;
四是长官在布置任务时多次要求飞行员注意安全,要尽可能平安归来——这与日本通常宣扬决死报国也是有冲突的。
即便有这么多在新闻界、电影界看来的尴尬之处,但堀悌吉点头放行就没人敢说不行,于是片子推向全国公映,不但公映,还要求去每所中学、大学播映,让学生免费观看,而《若鹫之歌》(西条八十作词,他也创作了《同期的樱》)不但成为青年学生中传唱最广的歌曲,也成为乙飞、丙飞、特丙飞等一切海航预科生的共鸣曲。
由于陆航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宣传片,再加上陆航预科生没机会当军官(陆军依然从士官学校选拔军官,不是陆军不想改,而是因为如果陆航可成为军官,那装甲兵、炮兵、骑兵、工兵等专科都有资格成为军官,再加陆士招生比海军兵学校多得多,所以陆军军衔体制就不改),所以想要当飞行员的年轻学生第一选择全部是海航。
《太空空战》播出后,志愿加入海航的报名人数多达27万,年龄跨度从14岁一直到20岁,最后淘汰年龄尚小的申请者,以16岁为门槛,按10:1的比例吸收了其中近1.2万预练生。像佐藤这样不满18岁的特丙飞毕业生本来不允许加入一线飞行队更不必说是舰载机飞行队,但因为他有天赋,不但夜飞表现特别突出,其他舰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