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南美战役中,虽然德国有优势制海权,有坦克性能优势,但如果真按克拉克的想法打一场节节推进的阵地战,别说隆美尔手里只有12万兵力,就是再翻一倍可能都吃不了,但德军采用了先攻萨尔瓦多的策略,用火箭洗地、空中控制、舰炮压制的方式强行登陆,一下子就打垮了巴顿所部。
霍夫曼不是战术专家,但他相信,以古德里安为代表的蓝军司令部,以保卢斯为代表的红军(假想敌)司令部一定能将闪电战2.0最终演练好,在他心目中,威慑、斩首、火箭、联合攻击等武器和手段最终要实现三个目标:
第一、距离折叠
新的闪电战2.0不会再打节节推进、步步为营、层层迟滞的烂仗,前方、后方都是战场,虽然南非国土面积还算庞大,但霍夫曼是将整个国土纵深放在一起考虑的。侦察机早就反复查看了布莱德利的部署,他依靠地形构筑了至少4道防线,把少量部队安置在前沿,主力和预备队放置在第2、3道防线上,以为这样就能挫败德军攻击矛头的锐气,他怎么会知道德国人会采取距离折叠的办法,同时进攻4道防线?
第二、时间压缩
先不说一战那慢腾腾的展开速度,战争都打响了6星期,俄国人还没展开完毕,也不说闪电战1.0时代先进行为其数小时甚至数天的飞机轰炸,然后实施长达50-120分钟的炮火准备,在闪电战2.0中,时间就是一切。当轰炸机群、战斗机群开始起飞时,火箭部队已完成了准备,然后将以迅猛而有力的速度溅落,然后是无穷无尽,一拥而上的陆航攻击群从空中开路,地面上铁流涌动,迅猛突击,以最强力量打开缺口然后迅速淹没之——谁给你退守第2、第3道防线的时间?
第三、战场控制
南非战役制海权双方都没有,但德国有庞大的潜艇群,谁来谁死,姑且算有半个制海权;制空权,德军以庞大的空军机群、优势战斗机、新型陆航攻击群为主导;制陆权,德意志钢铁洪流就是品质保证。
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