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在车体上配备有多套液压减震系统——火箭作为精密设备,震动是其天敌。
实际上这是标准的V4导弹发射运载车,因为改进后的V2火箭长度不过只有13米略多,弹径1.04米,重量不到10吨,摆在上面只有短短、细细的一截,根本用不着两个驾驶舱中的凹陷区,只有长度超过21米,弹径高达1.9米,重量30余吨的V4才正好完美搭配。当然,长度再长一点,比如超过25米,重量超过满载载荷4-5吨的导弹也没关系,载重卡车可完美容纳。
霍夫曼对这种载重车很满意,亲自将其命名为“大地勇士”,知情人士了解到的内幕是,虽然底盘、发动机、构件都是各公司联合开发的,但如此拉风的造型、特别是左右驾驶舱分离、中间凹陷的创意完全是元首设计出来的——他画的草图和最终成品除比例外几乎一模一样,仿佛曾亲眼所见一般。
既然是大块头,这种多功能导弹发射车的价格也相当辣手,整体一共招标生产了20辆,研发费用加生产成本一起的总价格超过9000万马克,单价高达450万一辆,相当于16辆虎式或12辆最新式的虎3,即便刨除研发费用,单论生产费用也超过250万马克。
事实上,展现在众人面前的并不是导弹营所拥有的车辆全部,除这些大地勇士之外,还有指挥车、平板卡车(运送备弹,无发射起竖功能)、官兵保障车(可容纳16人的卧铺车),至于卡车就更不必说,全部配套车辆连同发射车一起运作才构成导弹营的全套装备,占用了大量编制、经费和吨位。所有导弹突击营都直接隶属于最高统帅部,一个营的装备费用比一个1944型装甲师的价格还高。至于官兵素质更不必说,70%以上拥有大学文凭。
整整14辆大地勇士从德国本土启程,先通过德意公路到意大利北部的的里亚斯特港口上船,然后绕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非洲之角、印度洋过来,经受严峻考验后最终在马达加斯加东部的塔马塔夫港口下船,并凭借自身动力抵达发射场。他们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