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削弱我们一次。”
“但这样一来美国岛屿守军就完蛋了。”
“完蛋就完蛋!等支援舰队一离开,他们可再打一次中途岛登陆战役——只要我们不在,美国人永远可去攻岛,永远能以岛来牵制我军舰队。珍珠港至少有10万兵,每次进攻以5000人论,可打20次,哪怕留一半不出动,也可打10次!”
“这样牺牲不会小吧?”
堀悌吉点点头:“这和油轮换机组的道理一样,反复拼消耗罢了,看谁顶不住最后一口气,问题我们要千里迢迢把陆军或油轮从本土带来,美国人没这么麻烦,他们机组的补给速度又比我们买或者造油轮快。消耗战不以多打少、以快打慢能赢?”
“受教了!”
堀悌吉叹了口气:“实力本来居于下风,既想赢又怕输,还不想多死人,天下哪有这么美的事?现在不豁出命来拼,等我把燃油炸了想拼命都来不及了。”
松田千秋笑笑,他知道堀悌吉这种“恨铁不成钢”的口气纯粹是种玩笑话:以美国的工业实力和人口,如果能像日本这么拼命,有死1000万也不怕的精神,现在怕是已征服地球了吧?
“我还是第一次从您口中听到美国实力居于下风的话。”
“美国实力从根本上来说等于日德两国总和,但根本实力不代表阶段实力,也不代表发挥表现。元首和我有一点认识高度一致:美国这国家实力太雄厚了,千万不能让他舒舒服服待在家里造军舰、造飞机,一定要和他拉出来到外面打——最好不要在美国本土打,赢也好、输也好,就是不给他过安生日子。元首将这过程概括为‘放血’,日本实力不如德国,我只能概括为‘袭扰’……现在战事进展大体就按这思路走,不敢说最终一定能成功,但形势还算乐观。”堀悌吉一脸严肃道,“美国坏就坏在不该以自由世界领袖自居,这也要管,那也要守,偏偏实力一时半会又发挥不出来。”
“您认为美国最理想的对策是什么?”
“珍珠港事变前,他们既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