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齐亚诺叹了口气,“领袖虽然有很多毛病,但至少对我是十分宽厚的。给了我一切,就因为他最近表现不太好,不让德国人满意我就要搞掉他,我下不了手啊。”
“只有您下手,才能保住领袖的地位、声望和性命啊。”莫罗劝道,“元首对领袖还是有感情的,他们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严格说起来元首还是领袖的学生,现在学生已成为世界霸主,老师却还摆不正位置,想倚老卖老教训学生,就是在西西里,这样的教父也有麻烦啊……”
西西里是黑手党的天堂,同样的事情在黑手党内屡见不鲜——小弟成长起来就要顶掉大哥的位置,大哥如果识趣,那还可以当个精神领袖,不知情识趣,只怕是死无完尸。
“元首为什么这么有把握吃准我呢?”这是齐亚诺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按理说自己与领袖有这层关系,元首应该另找人才对,可偏偏找的是自己。
他永远也不会知道,在历史上就是他牵头发动政变罢免了墨索里尼率先实现了停战——为意大利捞了一个还算体面的下场,所以霍夫曼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他。可惜齐亚诺本人后来却死在墨索里尼手上。
“您是要好好考虑一番,但是……”莫罗提醒道,“无论如何不能和夫人透露半点风声,不然传到领袖耳朵里就全完了,难道您忘了巴尔博元帅怎么死的么?”
外界一直说巴尔博元帅是被自家高射炮击落身亡的,但熟悉内情的人都对此嗤之以鼻:以意大利高射炮部队那点水平,能有这么准确的防空效力就好了……
就在齐亚诺瞻前顾后,还在为是否要动手而踌躇不定时,已无法再拖时间的丘吉尔终于下定了决心。
6月17日晚上,在确信苏德已接近媾和,同时又收到巴西政变的消息后,英国国会决定召开一次讨论会,讨论大英帝国何去何从的问题。会议点名要丘吉尔代表内阁进行陈述,并还要发起对内阁的信任投票,一旦投票结果表示反对,丘吉尔的首相生涯已可以画上句号了。
参加会议的每一个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