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西洋制海权的前提下,武装掩护2-3个德国师强行登陆巴西,同时在马岛方向驻军、拉普拉塔集团各国国防军力量共同配合下合力展开巴西攻略——或是煽动巴西政变变为轴心阵营一员,或是肢解(部分分裂)巴西。
众人听完后纷纷皱起眉头:巴西怎么说也是南美大国,如此庞大的计划难道就这么三言两语在轻易间付诸实施?按约德尔的话说,现在计划根本还不成熟,计划开展的前提条件也不具备,其他不说,需要配合的拉普拉塔集团各国恐怕都还没做好准备吧?
好在众人知道元首在狂野霸气的表面之下其实很谨慎,从海豹计划制定过程中就可以看出来,元首对自身力量的估计和军事策略的使用是有明确界限的,在高加索放火也是经过深思熟虑,而且当初看来很多冒险之举——如昆古尼尔计划、马岛的2万公里远征事后都成功了,他们静静等着霍夫曼给他们解释。
“我知道诸位很难理解我的决定,但我想说的是,你们具有德意志人的通病——太精细、太刻板、太执着于计划的完整性与全面性,稍微一点模糊与不确定性就让你们赶到不安,战争难道是按部就班如时钟发条一般精准运作的么?难道不应该在正确评估自身实力、对手实力并结合战场局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展开的么?”霍夫曼笑道,“我一再声称,高级将领,特别是上将以上的高级将领要通读、精读三本书,你们都办到了么?”
三本书是霍夫曼一再强调的三本军事学著作: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鲁登道夫的《总体战》、中国孙武的《孙子兵法》,认为这是分别从政治、综合国力、军事三个维度结合起来考虑战略问题的重要著作。大家迟疑着点点头,在座之人可都是收到过元首签名的、由小羊皮封装的著作精装本——能拿到这些书的无一不被看做是元首心腹,其他人想要还拿不到。
“既然大家都读过了,那我就考考你们,你们是如何理解《孙子兵法》中‘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最次伐兵、最下攻城’与‘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两句话